我校首期“AI+”课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顺利举办
来源: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时间: 2025-03-28 16:35
3月26日(周三)下午,由教务处主办、“AI+”教学应用中心承办的首期“数智赋能・AI启教”AI+课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在行政楼教师发展中心顺利举行。活动以“深化AI技术融合应用,创新跨学科教学模式”为主题,设置了案例展示、现场研讨等环节。校领导、教务处等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教师代表共聚一堂,开启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四位教师呈现了“AI+”教学的创新实践。信息工程学院刘爽老师以《电商场景制作》为主题,借助AI技术构建虚拟电商场景,生动地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商教学中的应用。信息工程学院罗允励老师的《Python 程序设计》课堂,通过AI编程辅助工具,简化复杂代码讲解,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经济与管理学院王敏钰老师的《新媒体编辑》,借助AI图像识别和内容生成工具,为新媒体教学注入新活力。建筑与艺术传媒学院彭韵老师在《剧本理论与创作》中,引入AI创作引擎,激发学生创作灵感,产出具有科幻元素的创新剧本。老师们精彩的展示充分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图1 教师“AI+”教学展示
教学展示结束后进入讨论环节。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教学负责人立足不同业务视角,围绕AI+课程改革的共性机制与差异化路径展开深度对话。“AI+”教学应用中心主任兼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别文群从技术应用和教学方法层面,对展示课程进行深入剖析,肯定了教师们在AI教学应用上的创新尝试,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流程提出建议。教务处杨丽处长从宏观角度,对“AI+”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要求,强调教学改革要紧密结合教育发展趋势,推动AI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们的双手会“思考”。其他与会人员围绕“AI+”课程的教学设计、技术融合、评价机制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多角度探讨,现场交流既有宏观层面的策略分析,也有微观操作的实践思考,为“AI+”教学改革的系统推进提供了多维度参考。
最后,刘越琪副校长发表讲话。他充分肯定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将“AI+”教研活动固化为常态化品牌,通过跨部门协作持续提升教学实效。同时,他指出当前需突破工具化、碎片化应用,强调从产业链变革视角重构课程逻辑,推动课程内容、任务设计及评价体系与AI技术深度适配。他呼吁各院系负责人、专业骨干聚焦产教协同,以系统化思维推进AI教学改革,助力职业教育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弯道超车”机遇。
图 4刘越琪副校长发言
此次“AI+”课程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对推动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教务处与“AI+”教学应用中心将持续开展系列活动,推动我校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