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会

来源: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时间: 2025-06-13 08:00

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教学风采并搭建交流平台,6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风采展示研讨会。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邓妍、学校规质办教学督导满良、马院领导以及全体三年内入职青年教师与会。副院长陈如丹主持会议。

图片7.png

陈如丹对本学期听课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反馈,并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她强调要进一步明确教学设计表的使用规范,特别是教学语言运用的核心要点。

图片8.png

在风采展示环节,青年教师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讲什么)与“教学方法创新”(怎么讲)两大核心,自选参考主题进行限时2-3分钟的现场教学展示。展示内容围绕备课资料来源整合、PPT内容优化与精讲、80分钟课程的整体设计构思等,涵盖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技术应用和教学设计能力三个维度。青年教师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思维。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邓妍对参与展示的青年教师展现出的用心、用力、用情备课,以及教学热忱给予了高度评价。邓妍围绕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深入指导,提炼为四大要点:第一,教学之“据”,以学情分析为根基核心。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与根本依据。需全面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水平、知识基础、专业背景及兴趣点。第二,教学之“的”,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核心,明确教学的根本目的,特别是思政课的价值目标。关键是将教材内容从碎片化状态转化为系统化知识体系,把握教材整体逻辑。同时结合学生实际,实现教材内容从一般化向具体化、情境化的有效转换。第三,教学之“矢”,设计精准的教学活动作为达成目标的路径。教学目标需明确具体,涵盖知识、能力、价值三个维度,并据此系统规划教学环节与活动。第四,教师之“道”,以持续精进为追求核心。

图片13.png

满良围绕教学案例的甄选、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图片14.png

学校兼职督导蒋洪回副教授聚焦思政课教学,提出三点核心建议:一是深化研究,厚植理论功底,提升教学内容深度;二是聚焦重点,优化内容整合,避免重复讲授,如《习概》与《党史》中重合部分;三是善用叙事,以生动故事承载思想理论,力戒空泛说教。

图片15.png

马院院长对本次研讨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成效显著、价值突出。他特别肯定了青年教师在风采展示环节所体现的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一是直面痛点,能敏锐指出教学中存在的挑战;二是管理探索,深入思考教学管理策略;三是专业积淀,展现出扎实的学科知识储备;四是使用技术赋能,积极应用AI技术提升备课效率,并鼓励推广以优化教学。院长对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出了两点关键建议:第一,信息传递需契合受众的选择性接受机制,听众更易接受与其自身关联度高的内容。第二,在案例选择上,应着力突出本土化、地方化、生活化特征。即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经历的具体事例,并确保其背后有坚实的理论支撑,使抽象理论与学生经验产生共鸣,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图片16.png

本次研讨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交流与成长的实战平台。通过教学风采展示、专家精准把脉和深度经验分享,不仅激发了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与创新活力,更明确了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路径。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平台建设,助力青年教师淬炼育人本领,打造更多“配方新、工艺精、包装潮”的思政金课。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龙凤飞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页